首页

女王s调教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6 01:46:42 作者:大湾区跨境养老渐成趋势 浏览量:78338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软硬联通”持续深入,跨境养老近年来渐成趋势。越来越多港澳老年人选择“北上养老”,在绿水青山中享受舒适退休生活。

  香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再度扩容、“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持续扩展、大湾区养老护理员“一试多证”试点考试顺利举办……眼下,粤港澳三地正携手合作,不断完善大湾区跨境养老服务体系,为湾区老年人打造更加幸福舒适的颐养家园。

  “北上养老”选择更多

  今年3月起,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推行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再度扩容,认可服务机构总数从原来的11家增至15家,涵盖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江门和肇庆6座大湾区内地城市,为有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的香港老年人提供了更多选择。在计划的资助下,入住广东安老院舍的香港老年人无须支付食宿、护理服务、基本医疗等费用。

  位于深圳市的现代化养老机构光明社会福利院今年成功入选“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将为香港老年人提供100张养老床位。“我们采用香港养老院舍的服务标准,照护团队中有一半以上人员可熟练使用粤语沟通,让香港老年人能够更好地融入院内生活。”该院负责人国丽介绍,深圳享有大湾区的空间和成本优势,同等服务品质下养老成本较香港低约40%,家属们从香港西九龙站搭乘高铁最快40分钟即可抵达,实现“上午探亲、下午返港”的便捷探视。

  “我们还为每位香港老年人建立个性化健康管理档案,并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护理人员监测的血压、血糖等体征数据实时上传至小程序,让家属远程查看老人健康状况。”国丽说。

  江门市幸福养老连锁机构目前正规划建设新院舍,主动对接港澳标准,争取在未来加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目前共有18位港澳老人入住我们的养老院舍,年龄跨度从63岁至99岁。”该机构负责人梁权标表示,江门是一座宜居城市,也是很多港澳同胞的故乡,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港澳老年人来这里养老。

  标准衔接优势互补

  “此次考试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通过‘一试多证’培训和评价模式,可以同时掌握粤港澳三地养老护理技能要求,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更提升了个人职业竞争力,增强了我们在大湾区就业的信心。”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护理员职业“一试多证”技能人才试点考试在广州举办,多名从业者参加考试后这样表示。

  大湾区“一试多证”试点是粤港澳三地共同探索的一种新型人才评价模式,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基础上,将港澳地区职业技能标准和能力评价方法进行深度融合。考生一次考试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广东省技能人才评价证书、香港专业能力评估证书、澳门职业能力证明书以及国际行业权威证书。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领域交流合作与标准衔接,充分发挥内地在养老配套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吸纳港澳在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近日,“湾社同行”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广州南沙举办,70多名大湾区养老服务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从业者通过案例分享、交流讨论和实地研学等方式,深入了解大湾区养老服务政策,并着重学习分享了港澳地区的专业养老服务经验,为大湾区养老服务合作搭建交流平台。

  “大湾区各城市加强经验共享、资源互补和协同创新,有利于探索更适合湾区实际的养老服务模式。”来自广州市的一家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该院正准备申请加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未来将和有相关申请经验的机构保持交流合作,积极与香港的养老服务政策、标准和提供模式进行对接。

  携手打造颐养家园

  作为与港澳两地都有路桥相连的大湾区内地城市,珠海成为众多港澳长者“北上养老”的首选地。为进一步方便港澳老人在内地生活就医,珠海市香洲区探索设立了“医疗储备金”制度,港澳老人在珠海养老期间发生住院或院前急救抢救等就医行为时,可通过医疗储备金进行兜底解决,为港澳老人跨境养老提供医疗保障。澳门标准的“家居照顾及支援服务”也引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半失能、失能、残疾和缺乏家庭照顾的高龄独居长者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香港特区政府也于近日宣布扩展“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新增12家位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医疗机构,进一步便利香港老年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使用长者医疗券。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介绍,此次扩展后,获纳入试点计划的医疗机构累计达19家,实现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预计将惠及超过178万名香港老年人。

  “随着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形成,跨境养老渐成趋势,‘北上养老’会成为越来越多港澳长者的选择”。广州市融和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澳门青年郑永豪去年在广州创办了“北见养老社区”项目。他表示,大湾区各地都出台了相关措施,鼓励港澳养老机构和从业者参与大湾区养老服务建设。“希望能够以广州为起点,建立一个整合港澳长者养老需求以及内地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资源的跨境养老服务平台,为港澳及内地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郑永豪说。

  本报记者 金 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5月24日 第 04 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巴西副财长罗熙丹:中巴经济金融合作领域机遇无限

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数千名当地中青年抬着118节、500余米长的巨龙,蜿蜒于乡村田野,穿行于大街小巷。“姑田游大龙”活动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巴黎奥运)从许海峰到盛李豪 中国收获268枚奥运金牌

此外,执掌俄罗斯以来,平叛、整治、改革、考察……普京更是以鲜明的“硬汉”风格,成功处理了几场重大危机,并推动俄军现代化改革,为国家发展创造了条件,俄罗斯民族凝聚力得到提升。

什么是“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一文了解→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增加国内市场对全球商品、服务、资本与人员的需求,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与包容性增长。在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新赛道,进而增加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尤其是知识技术人才等的需求。从长期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级,最终将提高国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因此未来与新质生产力相对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主导产业结构,必然内含着劳动生产率、产业附加值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居民收入、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将增加国内消费水平,产生实实在在的扩大内需效果。也就是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可以推动我国进口总量的增加,也可以促进进口结构的优化。中国进一步加强进口促进政策,与世界分享国内大市场,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与包容性增长。

“新乡人”首超“原乡人” 大余村何以集聚乡村新活力?

“他的事迹虽然很平凡,但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他的事迹,是几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干出来的,是来自于群众、得到群众认同的,是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字里行间,习近平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深情厚谊不言而喻。

近30名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参访山东博物馆

英国工党成员马克·楼更(Mark Logan)说,在中国,创新非常迅速,“看看电动车的发展,这正是中国在包容性和现代化方面承诺的见证。”他还指出,正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也显示了中国对共同繁荣的承诺。

相关资讯
张国清在出席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时强调 全链条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出重拳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化景物为情思”的意境创构,如清代画家石涛所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画语录》山川第八,见朱良志辑注《石涛诗文集》)这就是说,意境是艺术家以心灵之光烛照万象,代山川万物塑形铸魂,是艺术家的生命情思与对象的生命状态融为一体的产物。正是如此,宗先生指出:艺术意境的创造,首先就是人格的创造。人格境界的高低及生命本体丰富与否,直接决定艺术意境的层次与质量。艺术意境的实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端赖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在活泼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先生称赞徐悲鸿的创作,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作品中饱含着人格的精神力量。他认为“徐君幼年历遭困厄,而坚苦卓绝,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的内在人格,是其取得辉煌艺术成就的不竭原动力。(《徐悲鸿与中国绘画》)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